• “因茶制宜”选茶具

    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14-09-09 来源:福建茶叶网 【字号: 】 浏览





      http://www.chinameizhuang.com?中国美妆网

       

          一杯清茶,可以消暑,可以消闲。用不同的茶具泡不同的茶,把茶味、质感发挥出来,也是一种生活的情趣。市面上不再是紫砂壶一枝独秀,传统材质的茶壶古老当时兴,重新流行起来,新式的茶壶往往因为新式的茶类款款而至。炎夏将到,你会选择哪种茶具与你为伴?

          玻璃壶

          玻璃壶的热销,是跟近年来大热的花草茶息息相关。

          玻璃壶的样式不多,不外乎在外形的高、矮、肥、瘦上做文章,而质地的不同就决定价格的高低。市面上玻璃壶有耐热和不耐热之分。不耐热玻璃的使用温度一般为“-5至70摄氏度”,耐高温玻璃的使用温度可高400至500度,且能承受瞬间“-30至160摄氏度”的温差。同样的耐高温玻璃壶,国产与进口的价格相差一倍左右。

          有专家提醒,目前国内市场上尚不存在所谓耐热钢化玻璃产品或者是钢化耐热玻璃产品,耐热玻璃壶上一般都会贴有相应标示,注明使用温度、使用范围等。如果购买时发现标称耐热玻璃但是价格却很低,就要考虑其真实性。

          保养方式:首次使用前,最好用醋或柠檬汁洗净。冲泡茶后,先用温水冲洗,然后将壶倒放在平整的清洁布上,让水自然流下、风干,避免留下水痕。如果长时间不使用,应避免壶口朝下放在储物柜内,否则内部容易积存不洁净或陈腐的气味。

          配对茶类:花茶、花草茶。

          紫砂壶

          紫砂壶是陶器茶具的佼佼者。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紫砂,主要来自福建、宜兴和台湾。福建紫砂其实使用的也是宜兴的砂,只不过是在福建加工而已。其中台湾紫砂壶砂质比较细腻,不同于其它两地产的紫砂,相比之下更适合泡乌龙茶。壶的价格从百元至几千元不等。

          保养方式:如果买来紫砂放着不用,将严重影响其色泽,更不利于其保值增值。圈子里行家说“紫砂的生命在茶海里,不能侍茶,紫砂就失去了生命的光彩”,可见“养”壶才是紫砂收藏的正道。

          配对茶类:一般认为用来泡台湾的乌龙茶、铁观音等半发酵茶最能展现茶味特色。

          瓷器茶具

          瓷器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瓷器以白为贵,约1300度左右烧成,能反映出茶汤色泽。传热、保温性适中,对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泡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且造型美观精巧,适合用来冲泡轻发酵、重香气,如文山包种茶。

          保养方式:一把新买的茶壶,可用茶汤或茶煮的方法,去其土味,一段时间后即可开始拿来泡茶。泡过的茶壶,应该尽快地去渣、清除干净,以免茶叶酸馊,使其味道久久难以去除,并形成茶垢。

          配对茶类:花茶、红茶、白茶和乌龙茶。

        关键词:茶叶 茶具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资 讯
          唤醒被岁月尘封的缕缕茶香
          生在咸宁,常以茶乡人引以为傲。殊不知,相较于咸宁丰富的茶资源、厚重的茶文化,我们了解的恐怕只能算九牛一毛,这种感觉在看了《鄂南茶史拾遗》之后愈加强烈。
          讲解一些茶盘的专业知识【珍藏版】
          黑檀木 主要产于印度、印尼、泰国、缅甸等国。黑檀木心边材区别明显木材有光泽、无特殊气味。纹理黑白相间,直至深浅交错。耐腐、耐水,耐久性强、材质硬重、细
          茶与茶具的选配有哪些讲究茶叶
          茶和的茶具关系非常密切,好茶必须选用好茶具,这样才能冲泡出郁香甘醇的茶水。茶具的品质对茶汤和茶境将产生直接影响,所以我们在选择茶具的时候一定要了解茶和茶
         
        赞助商广告
        最多关注
      • 本周
      • 本月
      • 全部
      • 专题推荐
        松阳县开始茶农正采摘
        2月26日,松阳县樟溪乡肖周村茶园里,茶农正采摘今年第一批“乌牛早”茶。随着气温回升,松阳各地的“乌牛早”春茶
        消费者质疑普洱茶保质
        普洱茶吧网资讯:期盼已久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就是今天了。其实早在3.15来临之前,各种打假维权活动就已经
        云南勐海南糯山古树茶
        5月6日讯 日前,近两吨云南勐海南糯山古树茶毛茶空运至北京八大处公园,来自云南寨子里的哈尼族普洱茶技师现场手
        古代茶人深知水质对茶
        除了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谈到各种水源的优劣外,在其之后亦有许多关于水质的专门著述出现。古人评水,主要从水质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