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4/14 9:34:24   我国的茶风茶俗故历代都将茶视为至性不移的象征
         民间婚俗中的茶文化历来是“纯洁、坚定、多子多福”的象征。明代许次纾在《茶流考本》中说:“茶不移本,植必生子。”古人结婚以茶为礼,取其“不移志”之意。 古人认为,茶树只能以种子萌芽成株,而不能移植,故历代都将茶视为至性不移的象征。因茶性最洁,可示爱情冰清玉洁;茶不移本,可示爱情紧贞不移;茶树多籽,可象征子孙绵延繁盛;茶树又四季常青,以茶行聘寓意爱情坚贞不移,又寓意爱情永世常青、祝福新人相敬如宾、白头偕老。故世代流传民间男女订婚,要以茶为礼,茶礼成为了男女之间确立婚姻关系的重要形式。茶成了男子向女子求婚的聘礼,称下茶、定茶,而女方受聘茶礼,则称受....[阅读全文]
    2014/3/3 11:03:55   闽北茶俗及礼仪茶叶就成为国人须臾不可离开的日常生活用品
         自南北朝伊始,茶叶就成为国人须臾不可离开的日常生活用品,列入老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其中之一。古人在茶叶种植、茶叶消费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天时、地利、人和要素的三位一体,和谐统一,对于茶事活动也有着一整套的讲究,逐渐形成了祭天、祭地等有关于茶的习俗和礼仪。比如,闽北闻名的“喊山”仪式就是其中之一。 “喊山”仪式源于武夷山的民间祭茶神,元代御茶园将之演绎为开山仪式。元至顺二年(公元1332年),建宁总管在通仙井之畔建筑一个高五尺的高台,称为“喊山台”,山上建喊山寺,供奉茶神。每年惊蛰,御茶园和当地官员、场工,登临喊山台,供祭茶神,顶礼膜拜,宣读祭文,后率众人....[阅读全文]
    2014/1/17 11:21:56   通辽早年的茶俗与茶馆 茶馆的标志是在门前电线杆上或树上
         在上期我们说到,茶馆的标志是在门前电线杆上或树上,挑着一只破洋铁壶,壶底上拴着一根红布条,权当幌子,并在屋子的墙角立着一个大水壶,有一根一寸粗的管子从水壶顶上通往窗外。铁管子里有簧片,水开了,蒸汽吹动簧片发出“吱儿吱儿”的响声,代替了吆喝。 屋里白灰刷墙,屋顶多糊着“窝纸”——一种印着单色图案的糊棚纸。沿着两侧的墙壁摆着两溜桌子、长条板凳。本色无漆,因为常和水打交道,倒也干净。 茶馆大都是夫妻店,没有店小二、茶博士之类。来了客人,掌柜上前打招呼,同时,按人头把茶碗放在客人面前,茶碗不大,粗瓷,杯口有两道蓝边。掌柜问:“带叶子没有?” ....[阅读全文]
    2014/1/17 11:21:55   通辽早年的茶俗与茶馆 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茶馆,是以喝茶为内容的场所。在茶文化历史悠久的中国,自古至今,从烟雨江南到塞外北疆,饮茶之风久盛不衰。饮茶讲究的是个过程,注重一个“品”字。但是,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因地域、气候、饮食习惯的迥异,各地饮茶方式和赋予饮茶的文化内涵也大不相同。 通辽地处内蒙古东部,100多年前,这里是蒙古人的牧场。随着清末“移民实边”政策的实施,以及后来军阀掠夺草地,大批汉人及其他民族也涌入草原,这里开始了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加之受周边辽宁、吉林风气影响,便创造出了只属于这片土地独有的茶文化现象。 在内蒙古,无论是蒙族人还是汉族人管饮茶都不叫饮茶,而叫喝茶,这不....[阅读全文]
    2014/1/7 14:39:15   长兴的茶俗多半与女子有关亲家婆茶
         长兴的茶俗多半是与女子有关的,主要形式有: 亲家婆茶 女儿出嫁后的第三天,父母亲要去看望女儿,称谓“望朝”。望朝时,父母亲要随身带去一两左右的“谷雨”前茶、半斤烘青豆、二两橙子皮拌野芝麻,这种茶称为“亲家婆茶”。 新娘子茶 望朝之后,婆婆要到新娘子的娘家请亲家的亲属好友和长辈们到新娘子家去喝“新娘子茶”。 请新娘子茶 新娘子家的亲戚、好友和客气的老邻居,都要在新娘子出嫁的当年请新娘子去喝茶。如系远亲,也可在一年的正月里。新娘子回娘家做头趟时补请。 打茶会 年轻的嫂嫂、年长的婆....[阅读全文]
  • 25篇资讯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3/3页 10篇资讯/页  转到第 页 
  • 赞助商广告